一、 范式理论与公共行政学的范式之争
(一) “范式”:概念与判定
(二) 公共行政学的范式之争
1. “范式转换论”支持派
2. “范式转换论”反对派
3. 公共行政学范式公共性标准的提出
二、 囿于钟摆律:公共性视角下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演进
(一) 迷失的公共性
(二) 回归的公共性
(三) 衰微的公共性
(四) 复苏的公共性
三、 走向整合:公共行政学及其公共性的未来畅想
(一) 后现代与公共性
(二) 后现代语境下公共性的整合与重塑
1. 基于对话的公共性。
2. 基于他在性的公共性。
3. 基于现代公共性的公共性。
四、 结 语
文章摘要:虽然公共行政学的本质属性——"公共性"在公共行政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回返往复的钟摆运动现象,但根据范式理论,公共行政学科发展史上并未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范式转换",可基于"强公共性"和"弱公共性"两大科学研究共同体来考察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和扩大公共性,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对此提供了有益借鉴,应基于对话、他在性和现代性语境下的公共性去整合公共行政学中的理论流派及其坚持的强弱不同的公共性。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公共行政评论》 网址: http://www.ggxzpl.cn/qikandaodu/2022/0211/681.html
公共行政评论投稿 | 公共行政评论编辑部| 公共行政评论版面费 | 公共行政评论论文发表 | 公共行政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公共行政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