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视角
(一)河长制研究:从制度逻辑到政策实践
(二)政策工具:理解地方政府河长制政策实践的一个视角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扎根理论
(二)资料来源
四、研究过程与模型构建
(一)开放式编码及其范畴化
(二)主轴编码与主范畴形成
(三)选择性编码与模型构建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五、地方政府河长制政策工具的使用偏好
(一)第一序列使用偏好:实质性政策工具
(二)第二序列使用偏好:执行性政策工具
(三)第三序列使用偏好:赋能性与引导性政策工具
六、地方政府河长制政策工具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客观指标与民众需求相结合,实现实质性工具的动态调整
(二)促进官员正向激励与机构跨域协作,加强执行性工具的程序化建设
(三)探索多元主体合作模式,丰富赋能性工具的内容形式
(四)弘扬河流生态文化,重视引导性工具的规范引领
文章摘要:通过对全国省级河长制政策文本的扎根分析,构建了地方政府河长制政策工具选择模型,进而描绘河长制的政策工具谱系。研究发现:目标导向的实质性政策工具通过对地方政府的政策注意力进行分配,成为第一序列使用偏好;过程导向的执行性政策工具实现了对河长制政策过程的清晰化运作,构成第二序列使用偏好;能力导向的赋能性与引领导向的引导性政策工具推动河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组成第三序列使用偏好。因此,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动态调整实质性政策工具,完善执行性政策工具程序化建设,丰富赋能性政策工具的内容形式,重视引导性政策工具的规范引领,从而推动河长制的长效运行。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D630;TV213.4;X52
文章来源:《公共行政评论》 网址: http://www.ggxzpl.cn/qikandaodu/2021/1219/664.html
公共行政评论投稿 | 公共行政评论编辑部| 公共行政评论版面费 | 公共行政评论论文发表 | 公共行政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公共行政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